在广德市升平街道,网格员的工作看似平凡琐碎:调解家长里短、排查安全隐患、记录居民诉求……这些“小事”却像一根根隐形的纽带,串联起社区治理的千头万绪,将矛盾化解在源头、将服务延伸到末梢,成为基层善治不可或缺的“关键一环”。
网格员每天行走于楼栋间,用脚步丈量社情民意。凤井社区网格员朱远曦在巡查中发现,新搬入的住户为扩大空间,PG电子入口擅自用木板封闭公共采光井,导致邻居张阿姨家终日昏暗。面对张阿姨的无奈和新住户的不解,朱远曦化身“普法宣传员”,结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中相邻权条款耐心沟通,最终说服住户拆除木板。类似案例不胜枚举:从噪音扰民到垃圾堆放到邻里口角到物业纠纷,网格员以“早发现、早介入”的敏锐性,让90%以上的矛盾在萌芽阶段即被化解,真正实现“小事不出格”。
网格员不仅是矛盾的“灭火器”,更是资源的“链接者”。横山南路一处变形井盖因权属不清长期无人维修,网格员通过“社区吹哨、部门报到”机制,联动城管、市政等部门现场办公,3天内完成更换,并推动全街道井盖安全隐患排查。类似协作模式延伸至民生服务领域:独居老人保洁服务申请、暴雨天房屋漏雨抢修……网格员通过跨部门协调,将居民诉求精准对接至责任单位,让“单打独斗”变为“多元共治”。
“阿姨,您家屋顶补好了,下次下雨不用担心了!”网格员段丽萍的这句话,让独居老人王奶奶湿了眼眶。暴雨天巡查中,段丽萍发现老人家中漏雨,立即联系维修队并全程跟进施工,还自掏腰包送去应急食品。这种“将居民事当自家事”的温情,让网格员成为群众最信赖的“身边人”。数据显示,升平街道网格员年均走访居民超2万户次,解决民生“微诉求”1600余件,居民满意度达98.2%。
“网格虽小,却连着千家万户。”升平街道负责人表示,未来将继续深化“网格+”模式,让这根“纽带”更坚韧、更智慧,为基层治理注入持久活力。(张梦晨)